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
危害特征:该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,白背飞虱、白带飞虱次之。病株分蘖增加,叶片短宽、僵直、浓绿,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初为蜡白色,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,不抽穗或穗小,结实不良。苗期发病:心叶生长缓慢,叶片短宽、僵直、浓绿,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,后变黑褐色。根短小,植株矮小,不抽穗,常提早枯死。分蘖期发病:新生分蘖先显症,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,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。拔节期发病:剑叶短阔,穗颈短缩,结实率低。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。
防治方法:①选种抗(耐)病品种;清除田边杂草。 ②及时治虫,可采用以下药剂杀虫:氯虫•噻虫嗪;吡蚜酮;或噻嗪酮。 ③发病初期,可用下列药剂缓解:宁南霉素;香菇多糖,或几丁聚糖。
水稻赤枯病
水稻叶鞘腐败病
水稻胡麻叶斑病
水稻恶苗病
水稻细菌性基腐病
水稻细菌性条斑病